自助广告
立即入驻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国产剧《凡人歌》正在热播中,其中一个情节引起了广泛关注。剧中全职妈妈沈琳在丈夫那伟的事业面临危机,家庭存款因意外损失80万元后,决定重返职场。她详细列出了家庭的月支出:扣除公积金后,每月房贷需支付4600元,保姆费8000元,社保公积金2700元,小儿子轩轩的辅食、奶粉、纸尿裤费用至少1200元,女儿越越的学费和课外班费用2000元,汽车油费及保养费2500元。除此之外,还包括未计算在内的保险费用、家庭日常开销、水电煤气物业费、丈夫的工作应酬费用,以及预留的一些应急费用,总计约1万元。这样算下来,家庭每月的固定开支达到了31000元左右。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凡人歌》虽然名字普通,但它讲述的是北京中产阶级的生活现状。尽管许多家庭的月收入可能达不到31000元,但剧中主人公的支出却已是这个水平。中产阶级的生活早已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常见主题。例如,《欢乐颂》系列就聚焦于白领、医生、公司高管等角色,展现了他们在现代城市中的生活面貌。然而,大多数都市剧往往因剧情雷同和过度渲染热点话题而未能获得持久的关注。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首先,那伟一家代表着中产阶层中的稳定拥有者。他们在北京市中心拥有房产,拥有一辆价值50万元的宝马车,并雇佣了保姆。那伟作为一家医美公司的副总,持有价值上千万的期权。然而,随着公司领导层的变动,那伟的职位和财富面临不确定性,这让他和他的家庭陷入了焦虑之中。那伟的弟弟那隽也是一位成功的程序员,但他对哥哥的处境表示担忧,认为那伟的成功依赖于公司平台,一旦离开,可能会失去竞争力。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接下来是沈磊与谢美蓝夫妇,他们是“底层中产”的代表。沈磊是一名体制内的职员,月薪八千,性格温和,顾家,但缺乏进取心。当谢美蓝的母亲患上癌症,需要昂贵的靶向药物治疗时,沈磊的犹豫让家庭关系紧张。这一事件揭示了中产家庭在面对重大疾病时的脆弱性,即便有稳定收入,也可能因高额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最后是那隽与李晓悦这对年轻情侣。那隽是一名年入百万的程序员,他坚信高强度的工作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对任何可能导致职业停滞的因素都持警惕态度。李晓悦则在升职与个人生活之间挣扎,最终选择放弃升职,这引起了那隽的不满。这对情侣的故事反映了年轻人在追求事业成功与保持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
《凡人歌》引发热议:深刻揭示人性脆弱与恐惧,还是贩卖焦虑?
《凡人歌》通过这三个故事,揭示了中产阶层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不安。无论是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那伟,还是努力奋斗的沈磊,亦或是年轻有为的那隽,他们都面临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焦虑不仅源于个人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还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尽管有人批评《凡人歌》在“贩卖焦虑”,但该剧实际上是在揭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简单地指责中产阶级的焦虑为“自找”,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资源更公平的分配,从而减轻人们的心理负担。在剧情的最后,虽然可能会迎来大团圆的结局,但这一过程也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更为深刻的社会议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